1、睡不着觉也是病
人的一生中有1/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充足的睡眠可以使人精力充沛、容光焕发。如果长期睡不好觉,会使人头晕脑胀、记忆力减退、面容憔悴、疲惫不堪,还可能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。
◎为什么会睡不着觉
睡不着觉也就是失眠,主要是由以下4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:
(心理因素
工作、学习、生活、个人情感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所造成的焦虑、抑郁、紧张、激动、愤怒或思虑过多均可引起失眠。
(生理因素
疲劳过度、精神紧张、饥饿、性兴奋以及一些疾病,如哮喘、心律失常、关节炎、胃溃疡、心绞痛、偏头痛等都可引起失眠。
(不良的环境和生活习惯
不良的环境或坏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影响到睡眠。如噪声污染、光线的强弱、气温的冷热等都是影响人睡眠的因素。
(药物因素
饮酒、药物滥用、药物依赖及戒断症状均可引起失眠。常见的药物有镇静剂、甲状腺素、避孕药、兴奋剂、抗心律失常药等。
◎长期失眠会生病
失眠是一种病。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不断增大,患失眠的人正越来越多。
失眠患者的主要表现有:入睡困难;不能熟睡;早醒、醒后无法再入睡;频频从恶梦中惊醒,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;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。
睡眠紊乱是一些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和诱因,长期失眠危害极大,可导致:
1.身体免疫力下降,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减弱,久而久之就会生病。
2.影响人的情绪,导致过于敏感、容易发脾气等。
3.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长期失眠造成注意力不集中,思维能力下降,产生抑郁、焦虑、精神紧张等情绪。
4.记忆力减退、头痛。失眠后往往会导致白天精神不振,头昏脑胀,耳鸣。导致健忘,神经衰弱等。
5.长期失眠会引发多种疾病。很多慢性疾病伴有慢性失眠,当治疗原发病不能改善患者睡眠时,把治疗失眠作为目标也很重要。
6.过早衰老,缩短寿命。失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,降低身体素质,加速衰老,引发多种疾病,缩短人的寿命。
◎让失眠成为“过去时”
失眠患者最突出的特点是极易对睡眠产生恐惧,当夜晚来临时费尽心机地思考如何尽快入睡,这样反而造成内心冲突,由此形成恶性循环。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方法是顺其自然,采取能睡多少就睡多少的心态。
此外,也应主动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这样就会更有助于睡眠。
1.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,准时上床和起床,白天不午睡。
2.避免入睡前阅读带刺激性的书籍报刊。
3.卧室内环境要舒适,温度要适宜,避免噪音、强光。
4.停止饮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物质,如咖啡、浓茶、酒精等。
5.定时进餐,晚餐不宜过饱。
6.在入睡前做放松活动,如按摩、推拿、静坐等。
7.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,应起床,等想睡时再睡。
8.早晨起床后要坚持体育锻炼。
2、贪吃贪睡也是病
也许有很多人认为,贪吃贪睡”是个好现象,现在由于社会压力的加大,吃不香、睡不好的大有人在,贪吃贪睡怎么也算是病了呢?是的,如果一个人在突然一段时间之内,睡眠量和吃饭量比平时明显增大很多,整日除了睡觉就是起来吃饭,吃完饭又倒头便睡。那么此人极有可能是患上了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。为安全起见,应及早带患者去医院就诊。
◎“睡美人”的烦恼
“睡美人”在童话里是一个浪漫的故事,可是现实中的“睡美人”,在自己的嗜睡噩梦里却苦苦挣扎着。英国“睡美人”纳萨莉·霍伊兰就面临着这样的烦恼。
26岁的纳萨莉·霍伊兰是英国北约克郡瑟斯克镇的一名慈善工作者。她患有俗称的“睡美人症”,在医学上名为“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”。霍伊兰在17岁那年首次遭遇这种怪病,病发时,她不管什么场合便会沉沉睡去。其间,她会因需要就餐和去洗手间而不时“醒”来,然后再次进入梦乡,直到几天之后或一周后才会从梦中彻底清醒。每次发病时,她变得精神不振、神情恍惚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样。如果有人试图叫醒她,她就会变得暴躁无常,甚至充满攻击性,大吼大叫并乱扔物品。
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,可是检查的过程也是慢长的。经过8年的检查,专家才最后诊断出她罹患了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。
什么是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?这种病的症状特点是每间隔3~7个月或1~2年,便出现一次嗜睡过程,每次发作能持续数日到数周;患者极端困倦,除了吃饭和大小便时清醒外,其他时间都始终处于睡眠状态。病人在睡眠时也能被唤醒,也可以自己起来解大小便,但是醒来以后,马上就得吃饭,而且吃饭时食量大得惊人。
得了这种病,患者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,总是疲乏无力。患者同时还可能有抑郁、焦虑、思维错乱、健忘、幻觉等精神症状。发作间歇期,患者的举止行为和正常人一样,也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。该综合征发生于15~22岁的青少年居多,有时与头部外伤、惊吓或病毒感染等有关。
当然,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担心。这种重度嗜睡综合征的发生几率非常小,全世界只有不到1000人患有这种病,医生可以通过行为疗法和药物刺激相结合的办法,减轻患者病情。
◎贪吃贪睡应及早治疗
关于嗜睡贪食综合征的发病原因,至今还不是很清楚。有人认为,此病和感染有关,属于轻度脑炎;也有人认为这是癔病的一种,而不是什么独立的疾病;还有的人根据病人脑电图异常的情况,认为是一种癫痫病。不过根据现代医学对神经生化,病理、生理的研究,目前认为嗜睡贪食综合征是大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机能受到感染,外伤以及有先天性缺陷之后,产生了轻度的潜在病变,导致病人到了青春期后,由于机体内环境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促使了本病的发生。
如果病人有突然一段时间的嗜睡、贪食,而且呈周期性发作,即可考虑是此病。不过,如果病人在发作期出现轻度脑电异常,还需与癫痫、脑炎、脑肿瘤、自发性低血糖、甲状腺机能低下,发作性睡病,周期性精神病等相鉴别。
虽然周期性嗜睡贪食综合征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,随年龄增长多能自愈,但在发作期间,为避免发生一些意外,应及早让患者到专科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枢兴奋剂或一些新型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。
对于嗜睡贪食综合征的治疗,有的专家主张用哌醋甲脂,每天10~40毫克,分2次口服,发作停止后,逐渐减量、停用;也有人报告用苯丙胺、苯妥英钠、鲁米那、卡巴咪嗪、碳酸锂、谷维素等治疗本病。
3、瘙痒是多种疾病的信号
每个人肯定都会有身上感到瘙痒的时候,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。如果是蚊虫叮咬,搽些花露水就可管用;如果是身上太脏了,洗个澡也就可以解决。然而,如果是全身性的皮肤瘙痒,并且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就应当提高警惕了,这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出现的信号。
◎瘙痒:别掉以轻心
瘙痒时常会发生,有些是暂时的、偶尔的、局部的皮肤瘙痒,如蚊虫叮咬、细菌或真菌在皮肤上的局部感染等,只需涂抹一些对症的药物,就会在短期内痊愈。一般都认为瘙痒是由皮肤疾患引起的,但若发生明显的、全身性的、持续性或复发性的瘙痒,没有任何先兆或伴有皮疹的瘙痒,就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了,这往往是多种疾病的信号。
(泌尿生殖疾病
有些人患慢性肾炎,肾功能不全时,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,钙磷代谢紊乱,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和表皮内维甲醇含量增高等因素,常引起全身性皮肤瘙痒。
(内分泌系统疾病
糖尿病患者皮肤瘙痒,可能是由于患者血糖增高,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,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以及皮肤干燥有关。
(血液系统疾病
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可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瘙痒,常在夏季加重,洗温水浴可加剧瘙痒。
(恶性肿瘤
淋巴系统肿瘤,常伴有全身性皮肤瘙痒。
(癌症类疾病
肝癌、胃癌、肺癌、结肠癌、前列腺癌、慢性白血病等病症的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皮肤瘙痒,而且多为顽固性的剧烈瘙痒,此时应高度警惕,及时到医院就诊,查清瘙痒的原因。
◎很容易使人“上当”的瘙痒误区
有些人认为瘙痒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,过一段时间自然会痊愈。还有些人会采取抓挠等方法来解决瘙痒,这样是不科学的,很容易导致感染、发炎等。以下的自行止痒方法,还需慎用:
1.滥用激素、软膏或霜剂是不可取的。虽然这类激素对有些皮肤病(如湿疹、痒疹、接触性皮炎、神经性皮炎及脂溢性皮炎)所引起的瘙痒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痒作用,但是如果不经皮肤病医生的诊断就直接购买含有激素的药物外涂,则很有可能会加重病情。
2.脓疱疮、疖以及化脓性皮肤病不适宜用激素治疗。因为这些皮肤病是由细菌引起的,激素类药物不但治不了这些病,还会加剧病情,增加痛苦。
3.足癣、股癣等病,都是由表皮癣菌引起的,激素类药物只能起到暂时控制炎症和止痒的作用,不能杀死癣菌,如果长期反复使用,还会使癣病加重和扩散。
4.痤疮是青春发育期皮脂腺活动旺盛而引起的常见现象,长了痤疮也不宜涂擦激素类药物。
此外,如果身体出现瘙痒症状,切忌使劲抓挠或者乱用药物,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,以免延误病情。
4、看尿液变化知疾病
尿是人体每天必需排出的体内垃圾,通过尿液可以知道个人的健康状况。下面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辨别方法,可以有效地通过尿液来预知身体是否存在疾病。
◎尿量异常引发的疾病
健康成人每24小时排尿量与摄入的水量应成正比,一般在1000~2000毫升之间。如果尿量发生异常,则很有可能引发疾病。
(多尿
每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,是多尿的表现。多尿可引起内分泌功能障碍、肾脏疾病等。中老年男子常患有前列腺肥大症,其排尿次数会增多,但是总尿量并不是很多。
(少尿
如果每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,是少尿的表现。如果少尿,则极有可能引起脱水、心力衰竭或各种肾病。
(无尿
每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,是无尿或尿闭的表现。这可能导致休克、严重脱水、水电解质紊乱、心力衰竭以及各种肾病或肿瘤。
◎尿色异常引发的疾病
一个健康人的尿液,正常的颜色应该是无色透明或淡黄色的。如果尿液的颜色发生了异常,则极有可能是患上了某些疾病,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。
(尿液呈乳白色
尿液呈乳白色,最为常见的是由丝虫病所引起的乳糜尿。如果尿路发生严重感染,排出大量脓液,小便也会呈现乳白色。此时应尽快去医院就诊。
(尿液呈深黄色
如果没有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,而排出的尿液呈深黄色,且振摇后有不容易消失的泡沫,那么有可能是患上了黄疸。
(尿液呈红色
如果发现尿液呈现红色,则可能是患上了肾结核、肾肿瘤、泌尿系统结石、急慢性肾炎、膀胱炎等病症。如果是女性,也很可能是患上了子宫、卵巢、输卵管等方面的疾病。
(尿液呈蓝色
如果没有服用可以导致尿液暂时变蓝的药物,比如利尿剂氨苯喋啶、大量水杨酸或注射亚甲兰针剂等,而尿液呈现为蓝色,则表示泌尿系统可能已经被浓杆菌感染了。
(尿液呈黑色
如果尿液呈现黑色,那么可能是由于黑色素瘤、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症引起的。若是在输血时,自身的血型与输进的血型不合的话,产生溶血现象,也会导致尿液呈黑色。
因此,如果发现自己的尿液颜色出现了异常,这很有可能就是某些疾病的前兆,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,以免延误病情。
5、专家谈养生:
一位著名医学教授曾这样说过:“医生最不怕的就是那种病如山倒,来势汹汹的疾患,比如大叶性肺炎,因为症状明显,能够早早发现,及时治疗,反而容易痊愈;最怕的是那种悄无声息潜入人体的疾病,比如癌症,发现时,常已不可收拾!”
因此,我们对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一定要注意留心,切不可大意,否则它们所带来的后果通常是可怕的。如果我们对于一些疾病信号不能确认,一定及时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。有病了,也要将其消灭于萌芽当中。这是养生是最重要环节,也是身体不生病的前提条件。
测试2:你的“健康余额”还有多少
很多疾病都是到中老年之后才逐渐浮出水面,但发病的萌芽却可能是在年轻的时候。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快了幼芽的成长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。趁现在还年轻,赶快检阅一下生活方式吧,测测你的健康余额还剩多少?
认真回答以下测试题:
1.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5至10年,你的体重变化是怎样的?
A.从前的“麻杆”变成了“肥婆”,原先的同学都认不出了。
B.体重和大学毕业时相差不多。
C.这些年来体重总是莫名其妙地忽上忽下。
2.你做过健康体检吗?
A.3年前做过一次。
B.做过,而且是每年一次。
C.从来没有做过。
3.你对酒的态度如何?
A.滴酒不沾。
B.平时很少喝,偶尔喝点儿红酒或啤酒。
C.爱酒如命,每天都要喝,还喜欢在睡前喝一杯。
4.每周四下午是你的健身时间,当你正准备去健身房时,好友约你喝咖啡.聊天。于是你:
A.草草锻炼了几分钟后去跟好朋友约会。
B.离好友住处有三站路的距离,干脆走着去找他,反正步行也算是一种锻炼。
C.改在明天做运动。
5.如果用1~9给你的生活压力打分,你的压力指数是:
A.1~2分:不给自己任何压力。
B.3~5分:生活张弛有度,偶尔紧张.忙碌,但很少挑战极限。
C.6~9分:天天忙得四脚朝天,周末连个整觉都睡不了。
6.今天是周末,老板让你拟订一份年度工作计划,要求在下周五之前完成,你会:
A.立即准备,周二一大早就把计划书交上去。
B.周一到周四每天都抽时间思考,周五早晨完成。
C.周一到周四一直玩,周四晚上弄个通宵完成。
计分方法:
选择A得1分,选择B得2分,选择C得0分。
测试分析:
0~4分:这说明你的生活简直是一团糟、邋遢无序,你很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,你总认为自己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,你属于健康储备严重不足的人。
4~8分:这说明你的生活习惯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。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事其实也大有学问,比如刷牙、洗手等。只要再细心一点,你的生活质量马上能再上一个台阶。
8~12分:这说明你的健康余额充足。你生活得很健康,基本可以给你的生活状态打满分。虽然生活很忙碌,但你不会忽视健康的细节,因为你相信注重细节是把握生活质量的关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