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方法:
1、针刺治疗
取穴:四神聪、神门、三阴交、安眠、百会。配穴:心脾两虚型配心俞、脾俞;心肾不交型配心俞、肾俞、太溪;肝郁化火型配太冲;胃气失和型配足三里。
操作方法:四神聪向后平刺0.5~0.8寸;神门直刺0.3~0.5寸;三阴交直刺1~1.5寸;安眠穴直刺0.8~1.2寸;百会平刺0.5~0.8寸。心俞、脾俞针用补法;心俞、肾俞、太溪用平补平泻法;太冲、足三里用泻法。每日1次,每次留针20~30分钟。
2、按摩治疗
基本方法:一指禅推法,抹法(印堂至神庭5次,印堂至太阳5次,眼眶周围5次,迎香至下关来回5次),扫散头颞侧,按角孙,按拿肩井约10分钟,顺时针摩腹,按揉中脘、关元、气海约6分钟。
辨证加减:心脾两虚型:按揉心俞、脾俞、足三里各5分钟,横擦左肩背、直擦背部督脉各10分钟;心肾不交型:横擦心俞、肾俞、太溪各5分钟;肝郁化火型:点按肝俞、胆俞各5分钟;胃气失和型:顺时针摩腹约5分钟。
10日为1疗程,治疗3个疗程。
中医学认为,失眠的病因较多,各医家对病因的认识也各不相同,但总与心、脾、肝、肾及阴血不足有关。正如《伤寒六书》中说:“阳盛阴虚,则昼夜不得眠,盖夜以阴为主,阴气盛则目闭而卧安,若阴为阳所胜,故终夜烦扰而不得眠也。”《素问·逆调论》中云:“不得卧而息有音者,是阳明之逆也……阳明逆不得从其道,故不得卧也。”“胃不和则卧不安。”总之,中医学认为不寐是人体阴阳、气血不调造成心神不安,心失所养,或心血不足等引起的不易入寐的病症。
不寐病位在心,取心经原穴神门,可养心安神。又失眠与肝、脾、肾三脏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,肝主藏血,脾主生血,肾主藏精,精血互生,故取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三阴交,以健脾益气,柔肝养阴,可使脾气和,肝气疏泄,心肾交通,以达心气安而不寐除。
四神聪、安眠、百会是镇静安神的要穴,取之以镇心之不宁,健脑宁神。心脾两虚配心俞、脾俞以补益心脾;心肾不交配心俞、肾俞、太溪以交通心肾,益阴宁心;肝郁化火配太冲,以泻肝火,安神定志;胃气失和配足三里以消导畅中,理气安神。而按摩印堂、神庭、太阳、角孙、肩井等可以健脾安神;虚证时辅以按揉心俞、脾俞、足三里以滋阴养血;实证则横擦心俞、肾俞、太溪和点按肝俞、胆俞以及摩腹等方法,以疏肝清热化痰。
如此针法,再配合按摩,更能起到异曲同工之效。本法较之于西药治疗失眠,有安全、有效、无毒副作用等特点,是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首选疗法之一,值得推广应用。